大手拉小手要当心牵拉肘
本帖最后由 大地的精灵 于 2012-8-13 21:29 编辑宝宝的每一点进步和成长都带给父母极大的安慰和快乐,第一次喊“爸爸”,第一次蹒跚学步,这些点滴令父母陶醉。然而,医生提醒,有些看似关爱的举动却可能给孩子造成伤害,如孩子学步时家长习惯性地拉着他们的小手,下台阶时为防止孩子跌到而牵拉前臂,这些动作稍有不当,即可出现“牵拉肘”。
4岁以下孩子易发“牵拉肘”
4岁以下的孩子由于基因育根肘部韧带松弛,牵拉前臂不当可使韧带卡在关节内而出现半脱位,也就是俗称的“牵拉肘”,医学上称为“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当给孩子穿衣服或拉着手散步,或上下楼梯突然跌倒,猛然牵拉孩子的胳膊后,都易发生“牵拉肘”。
家长切勿妄动
孩子发生“牵拉肘”后多因局部疼痛而啼哭不止,肘关节处于半屈位,前臂呈旋前位,多表现出拒绝他人抚摸患肢。如果家长再仔细检查,可发现孩子肘前外侧桡骨头处有压痛感。在孩子发生“牵拉肘”的第一时间,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个感觉舒服的姿势以减轻疼痛。特别提醒,有的家长会擅自进行复位,这是不可取的,正确做法是应迅速送孩子去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会使用适当的牵引力量,能够很快将脱臼的关节复位,并且关节复位时可以听到清脆的轻微弹响声或者手指有弹跳感。
小动作预防习惯性“牵拉肘”
孩子发生“牵拉肘”后具有反复性和习惯性,即发生一次后很容易反复发生。医生提醒,关节复位后,爸爸妈妈应该加强预防,不要用力牵拉宝宝的胳膊,特别是比较胖的孩子,穿脱衣服时动作要轻柔。同时,平时拉着孩子小手时要注意避免意外跌倒,发生跌倒的一刹那要迅速抓住孩子的胳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