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體溫的測量方法
何謂基礎體溫為了知道身體的排卵日,因此才需要每天測量基礎體溫,才容易知道何時做功課容易受孕。所謂基礎體溫,在每天早上醒來時,身體不可移動,棉被也不可掀開,因此盡量要把基礎體溫計放置在身旁方便取得,要讓身體呈現最安靜的狀態下所測量的溫度,只要每天確實測量基礎體溫,就清楚地知道下次的生理期時間、容易受孕的時期或是避孕時期。一般而言,在生理期後的低溫期一個月內是身體狀況最好的時期,心情會比較開朗或是思想會比較積極正向,肌膚狀況也會比較好,相反地,如果是在生理期前的高溫期,不僅容易浮腫、肌膚也會有乾燥的情況產生,心情也容易感到不安或是焦躁。
基礎體溫的變化
基礎體溫的增減是由於腦下垂體分泌促濾泡生成激素 ( FSH )及黃體生成激素( LH )兩種賀爾蒙而使得基礎體溫有增減的情形,每個人月經週期都會有所不同,正常的基礎體溫分為低溫期與高溫期,低溫期又稱為濾泡期是為了促使卵泡成熟,在排卵日體溫會突然的墜落,因此通常最低溫時就是卵巢開始排卵了,之後會開始分泌黃體素,黃體素會刺激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上升約0.6度,且讓子宮內膜漸漸增厚,以便未來受精卵著床,濾泡期的長短則不一定,如果沒有受精卵著床體溫會下降,子宮內膜崩落形成月經。
http://www.howmama.com.tw/b150/t71560/?action=dlattach;attach=42516;image
基礎體溫的測量方法
測量基礎體溫的基本原則就是要每天都要在相同條件下測量,請參考以下幾點:
1. 至少連續6~8小時的睡眠
2. 早上固定時間測量
3. 在起床後未離開棉被且不可移動或是其他情緒上的改變
4. 將基礎體溫計置於舌下3~5分鐘測量(視購買的基礎體溫計指示的測量時間決定)
5. 選擇的基礎體溫計要有小數點兩位數,在記錄時也請要詳細記錄
6. 如有任何狀況也要記錄下來,如睡眠途中有上過廁所、前一天喝酒、睡眠不足、服用賀爾蒙藥物等,都有可能會影響基礎體溫的高低
7. 請將基礎體溫計放置於伸手可拿的地方
8. 請仔細且有恆心的測量2~3個月,才可推測出最準確的體溫週期
基礎體溫的臨床意義
高溫期與低溫期正常會相差約0.5度以上,高溫期最好有12~14天為宜。可以藉由基礎體溫表上的高溫期來判斷以下狀況。
(1) 懷孕
如果持續兩週以上的較高溫基礎體溫,就要考慮到婦產科門診檢查了,恭喜您可能懷孕了,但是如果在高溫20天後體溫卻開始下降,很有可能是早期流產的現象,黃體功能不足、胎盤功能不良等都有可能是造成早期流產的原因。
http://www.howmama.com.tw/b150/t71562/?action=dlattach;attach=42518;image
(2) 高溫期較短 (黃體功能不足)
正常的黃體期高溫應在12天以上,只到短於12天就是黃體期過短,可能原因為黃體功能不良,無法提供足夠的黃體素讓身體體溫上升,此狀況會讓受精卵不容易著床,因此也不容易懷孕成功,只要經過治療讓黃體素分泌正常,受孕也不是件困難的事。
http://www.howmama.com.tw/b150/t71560/?action=dlattach;attach=42529;image
(3) 無排卵
如果從基礎體溫紀錄表中無法分辨高低溫期,這種就是無排卵,此種狀況常見可能維多囊性卵巢,或是其他如甲狀腺低下、泌乳素過高或是卵巢功能衰退等等的原因都有可能會有無排卵的情形,發現無排卵的女性也別緊張,請至婦產科門診尋求醫師的治療。
http://www.howmama.com.tw/b150/t71560/?action=dlattach;attach=42525;image
(4) 排卵期溫度上升緩慢或下降緩慢
可能原因為黃體素分泌較慢,使得體溫上升速度較為緩慢,另外在溫度下降
方面,正常子宮內膜脫落產生月經,黃體素的降低會使得溫度快速下降,如
有溫度上升或下降緩慢的問題,在受孕的機會有可能會較低,如計畫懷孕者
則需至婦產科門診問診,讓專業醫師評估 是否需要藉由服藥改善狀況。
http://www.howmama.com.tw/b150/t71560/?action=dlattach;attach=42531;image
http://www.howmama.com.tw/b5/t71562/?action=dlattach;attach=42533;imag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