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孩子课堂上要练书法听戏曲
书法、九章算术、传统戏曲,这些在当下年轻人中有些陌生的优秀传统文化,将要重新回到同学们的教材中。昨天,在市教委召开的全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工作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透露,今秋开学,实施了十余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教材要“变脸”了,各学科教材不同程度给同学们“减负”。变化1 增加传统文化 数学要学九章算术
田慧生说,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秋季启动实施以来,已走过十年。十年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试点实施和全面推广两个阶段,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某些学科容量太大、难度偏高,教育部因此在去年底出台了新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今年秋季开学,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
新教材将有哪些变化?田慧生总结说,新课标着重强调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因此,进一步突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是新教材的主要变化之一。“比如语文专门开设了书法课,数学把九章算术列为相关内容,历史则增加了传统戏曲。”田慧生举例说,而这些,都是当下年轻人很少接触的东西。
变化2 强化实验 化学要学鉴别婴儿奶粉
据介绍,新教材还将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如物理提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有8个实验是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的。“绝不是像过去,学生只是说一说看一看就敷衍过去了。”田慧生说,新教材同时还将体现当代科技进步的成果,比如物理将增加宇宙探索、载人航天等,化学则让学生对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做出科学判断。
变化3 减少作业 一二年级写字量减200个
不仅如此,新教材将不同程度对课程内容做精简。“现在的小学生每天回家要写几十个生字,每个字要成篇的写,造成小学生很大的负担!”田慧生举例说,新教材中,小学阶段总体识字量还是保持在3000字左右,但低段一二年级的识字量有所减少,他们的识字量由1800字减少到1600字,写字量由1000个调整到800个。
我市小学初中每周增设5节课程辅助活动课
面对新教材的变化,我市将如何应对?市教委主任周旭表示,我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将以卓越课堂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设卓越课堂不是全市要统一搞一个课堂教学模式,而是要允许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充分发挥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个课堂的积极性、创造性。”
周旭表示,具体来说,学校首先要建立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各校要在开齐国家课程、上好地方课程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确保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
同时,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周旭表示,市教委日前出台的新的课程计划和新的课程标准将在今年秋季开学时同步实施。调整后的课程计划1~9年级每周增设了5节课程辅助活动课,3~9年级每周开设2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提高学生的书法(写字)水平。
周旭同时表示,课程实施改革后,我市将建立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将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各区县(自治县)不得组织小学阶段的统一考试。要坚持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并逐年扩大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中招生中的权重。
页:
[1]